2019年4月12日晚,李捷与王梵在DIZZYBAR举行了一晚《图像与声音的对话》。
• 展听|一晚图像与声音的对话——李捷,王梵
李捷和王梵可以说是两个世界的人,不论从外在地理位置还是内在性格位置。但是两个人都在很努力的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真实的自我:一个用视觉图像,一个用听觉声音。
⌈ 李 捷 ⌋
那时对她影响非常大的两个艺术家,一个是德国的李希特,一个是德国的博伊斯,但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并不能找到很多关于这些艺术家的具体信息。很快,叛逆的她放弃了国内的一切,只身前往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在德国开始了学习语言和了解欧洲艺术的学习生涯。这次展览的作品,是李捷在那个时期的创作中的一部分,也是李希特对她的创作影响最深刻的一个时期。而博伊斯对于李捷而言,正如释迦摩尼对她的影响—— 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是艺术家。李捷此次选取了这个时期的作品,既是对一段时期的总结,是对“烟”、“城市系列”阶段的缅怀,也是开启她的下一个阶段作品的节点。
•城市系列
•态度
李捷与王梵的对话,不仅仅停留在视觉表面的对“烟”、“城市”、“孤独”的两个人相似相异的表达,更深层次的,是一种表情和情绪的对话。
“很多年前画了一组“烟”的系列。
13岁离开家去北漂,“烟”在最开始的阶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保护——“我很坏。离我远点。我什么都不怕”。
到后来的变成一种宣言,“女孩子抽烟就一定是坏女孩吗?我很坏又怎样?!”
再到后来变成孤独灵魂的伴侣。
越是在大城市里,越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越是孤独,越是需要清醒地独处。
在那五分钟燃烧的一点点温度和暖黄色里面寻找自己的灵魂和温暖。
当它熄灭时告诉自己回到现实,你,还是一个人。
当烟变成依赖的时候,我把它放弃了。我不希望人生中除了自己还有任何一种其他的依赖,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我们把很多东西称为艺术,绘画、影像、雕塑、装置、现成品、声音、肢体语言、VR、诗歌、电影或者一声叹息。也有一堆堆的文章、名著探讨到底什么是艺术。
有一次在伦敦市中心的街头看到墙角上暗戳戳的有一个很小的涂鸦,觉得它特别艺术,因为它特别有质疑精神,特别倔强的孤零零的待在那里质疑着整个价值评判体系。而且不是那种很大声的,很做作的哗众取宠。从他的颜色和笔触你能感觉到作者那种随意、质朴和坚持。
我特别喜欢,回去就在圣马丁美院的墙上也画了个涂鸦,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发现,还在不在了。
当我第一次遇到王梵和她的小酒吧,就觉得她本身,这个组合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自然又特殊,随性又执着。
一直小小的,暗暗的躲在那里,宣告着对性别、对音乐、对迷醉、对金钱、对某种价值评判体系的质疑。
有时候很多事看似没有逻辑,那是你活的还不够深刻和复杂,有时候看似什么都不是,其实已经足够了。人生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谁知道是不是就是弹飞烟头的那一瞬间。“
——李捷,2019年3月写于飞往香港的飞机上
⌈ 王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