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的名字、身体、财产和头衔吗?如果去掉了这些外加于“我”之上的……“我”,又如何定义呢?
如果我们只是将身体作为“我”,它的盈缺、得失就会影响到我们。当它败坏或消失时,我们就会因此难过、惋惜。达成世俗愿望时,会认为是“我”成功了;反之则会认为是“我”失败了。如果不介入“我”的成分,只是尽心尽力去做,所谓的成与败,就不会对我们构成什么伤害。
世间万事都是依缘起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是不是就能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而不至于为“我执”所累呢?
修行sādhanā,意味着通过很多不同的精神领域的行动去“完成”一件事情。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等等宗教以及各个国家的各个领域都有“修行”的说法。
它是用艺术——用视觉艺术、音乐、感官去修行。一位上师重复念诵百万次经书来修行,一位画家重复百万个笔触来修行。任何方式,都是一种工具,来达到“无我”。
「寻我·无我」的参与者,都是在生活中善于深入思考和修行的“艺术家”,都在“寻我”,并尝试着用艺术去修行一种“无我”的状态。
老子说,道法自然,同理。关注、追随自己的内心,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释迦摩尼说,人人皆有佛性。
铃木大拙Daisetz TeitaroSuzuki将禅宗于20世纪5、60年代引入西方,打开了西方当代艺术的大门。至此,西方艺术史从古典主义的神学、现代主义美术馆的精英派,走向了注重普通个体、社会及大众的普世主义的当代艺术,从而出现了博伊斯的那句名言——人人都是艺术家。
「寻我·无我」是一个新的艺术理念,他既不以艺术语言形式区分以往,也不以时间年代划分。
此次项目的参与者,有人被称为著名的艺术家,有人被称为大成就者,有人被称为成功的企业家,但是他们中却没有人真正在意这些头衔,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有意弱化“身份感”。但是,他们都在生活中真诚的用艺术去修行。文字的弱势,是我们不得不用一些标签来作为形容词或者后缀让观者更好的理解,而视觉或其他感官艺术语言的表达可以让观众更客观的理解每一个人在这次展览中展示的作品,理解他们对生活、人性、自然、宇宙的思考和认知。
「寻我·无我」的想法已有多年,一直不得要领,2017年做《佛法与当代艺术》的课程项目时稍有头绪,2019年3月开始实施。一次次看似偶然的外力的加持,各种因缘际会相识的修行中人产生的头脑风暴……使得「寻我·无我」有机会和观众一起进入一个能够静心深入思考“我”、“无我”和冥想的空间。
修行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向前进行的事情,2019「寻我·无我」第一回,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我们会持续性的用艺术来修行。
NOTHINGART会陆续推出「寻我·无我」各位艺术家的作品详释和生活感悟,敬请关注。